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

赣剧在铅山

http://www.ybhgdq.com 来源: 日期:2007-3-21 17:07:00

    赣剧系江西地方大戏。它发端于明代的弋阳腔,原分为饶河班和信河班两大流派。饶河班流行于饶河流域,先以波阳为活动中心,至清咸丰时移于乐平,包括万年、余干、余江、德兴和景德镇诸地。信河班则流行于信江流域,分别以贵溪、玉山两地为活动中心。清末,贵、玉合班,中心转至上饶,包括广丰、铅山、横峰、弋阳诸地,并传入闽北和浙江一带。
赣剧于清末在铅山广为流传,其首要原因是铅山辖有江西四大名镇之一的河口镇。该地作为“八省通衢”的商业重镇,具有兴办和发展文化事业的经济基础和有关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在河口地区设有戏台的会馆、祠堂、庙宇就有30处之多。这些可供演出的场所正是赣剧在铅山的立足点。在河口旌德会馆、抚州会馆、关帝庙、鲁班庙等旧址,我们可以从残留于其后台墙壁上的只言片语窥见当年赣剧在铅山的活动情况。如旌德会馆舞台中堂板壁背面就有两处相关的墨迹。其一为“大清同治拾年五月念日到上一钦。开邑拾九都同庆班大吉利市,念五日忌辰”,以下则详细开列出念日至念六日(共七日七夜)上演剧目的具体戏单。其二为“大清同治十一年七月十八江南松柏班演唱一乐也”,以下也是开列十八日至其圆台之日廿四日的戏单。
赣剧班社在河口的会馆、祠堂、庙宇演出,一般是会戏,即为祭祀、庆寿等仪礼活动而演戏。祭祀、庆寿演戏,本是我国人民的生活习尚,各地均有,历代沿袭。采茶、花鼓之类的小戏是不在祭祀庆寿时正式登台表演的。而赣剧大班却能在各种礼仪活动中大显身手。这是因为产生于民间的采茶、花鼓之类的“三角班”演的大都是劳动和爱情的故事,素被封建统治阶级斥之为淫声滥调而深受压抑。赣剧大班剧目则大多为源远流长的古典大戏(历史袍带戏),且大多又是劝善戒恶之类,并与释、道、儒诸教宗旨相符。加上大班行当齐全,表演人物众多,同时有大锣大鼓和悦耳动听的丝竹伴奏,适宜于祠堂会馆等大场面的演出。所以在河口的祭祀和庆寿等一些重要礼仪活动中,登台演出者均为赣剧班社。
随着影响的日益扩大,赣剧很快在铅山的广大乡村流传并发展起来。其中一个具体原因,同样是那里具备上演大戏的较好场所。其时,建有戏台的祠堂、庙宇几乎遍布全县乡村。当年在赣东北地区活动频繁的老庆云班、信江姜女班、贵江大金玉班、福胜班、徐老舞台、大清福班、青云班、全福舞台、清福舞台、杨鸿舞台、江南松柏班以及颇负盛名的上饶小麒麟班等10几个班社几乎是长年演唱于这些舞台之上的。它们演唱的剧目有《三官堂》、《四国齐》、《清官册》、《蓝田带》、《祭风台》、《芦花河》、《花田错》、《降天雪》、《万里侯》、《装疯骂殿》、《龙凤阁》、《迥龙阁》、《忠孝全》、《二度梅》、《女斩子》、《白蛇传》等上百种,这些属于信河流派的班社演唱的是赣剧三大声腔中那幽婉清丽的“弹腔”,很受观众青睐,再加上艺人们细腻抒情的表演和丰富的剧目,因而深受铅山人民欢迎,以至数百年来一直跑红不衰。
在漫长的赣剧活动中,铅山舞台上曾出现过何等非凡的艺人及其表演又何等出色?至民国前都因无正式记载而无从查考。但对于此后活跃在赣东北舞台上的赣剧表演艺术家,铅山观众一直是记忆深刻的。如严有源(小生)、徐娜妮(正生)、杨桂仙(花旦)、徐军旺(大花)等便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特别是花旦杨桂仙,她以其扮相俊美,嗓音甜脆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其程序已达家喻户晓。时至今日,一些喜欢看戏的老人仍常在饭后茶余时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杨桂仙的精湛表演。据稼轩乡一位姓胡的老赣剧迷描述,一回,杨在《装疯骂殿》中扮演赵高女。当赵高走到赵女身边“嗯”了一声,意思是警告女儿不得胡来时,赵女并不畏缩,也跟着“嗯”了一声。此举使赵高感到惊愕,于是大声“啊”了一下,不料赵女也扬高音调“啊”了起来,同时是乜斜着眼神,摆出一种似疯非疯的体态。当赵高在怒不可遏之下,对着赵女狠狠地“呸”了一声后,赵女竟坚定地“呸”了过去,接着放声大哭。哭后,赵女用左手挡住赵高的视线,右手随着锣鼓节奏,把水袖往上一翻,在“反二黄”的过门音乐中,以袖掩面,两肩微颤地哭泣起来。她这个“哭泣”动作把装疯的“装”作了强调与突出,从而把一个生长在封建社会的名门闺秀为了生存,但又出于无奈,因此,不得不铤而走险的极端矛盾心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杨桂仙的另一出拿手好戏《哑背疯》也是令人叫绝的。她在剧中运用一种独特的台步,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剧中人爬山涉水时步伐和身段的千变万化,堪称绝技。“杨桂仙杨桂仙,三日不见要发癫”,当时在群众中流行的这句趣语就充分表明了杨桂仙在一些铅山观众心目中的位置。
外地赣剧班社在铅山城乡的频繁活动,大大地刺激了铅山人自办科班的兴趣。自民国以后,铅山各地办起的赣剧班社,据不完全统计有7、8个之多。现今已知最早的是民国八年(1919)兴办的江村班。班主是江村人江寿高、江良大二位。他们以重金聘请了一位名叫安倪师的上饶八都汪家栋人作师傅,招了10多名本村青年随师学艺。其主要成员有江如梅(正生)、江保太(小旦)、江鸿义(小花)、江义太(小旦)、江火仔(小生)等人。为在短期内能正式演出,江寿高还到上饶请了两位赣剧弟子喜鹊胚(大花,上饶裴村人)和寿仔(小旦,上饶宋坪人)作为骨干。半年后该班就出科演出。一年后,因有些人到上饶小麒麟班搭班而去,致使角色不齐,遂自行解散。民国十年(1921),在县西北境的陈坊镇又由乡绅周元和发起兴办了取名“新新班”的班社。其资金由学艺人筹集,聘请了一位名叫石顺师的玉山人作老师,主要成员有田钵仔(陈坊人)、李国洪(陈坊人)、黄细柱(陈坊人)、还有一位叫呆仔(姓名不详)的。大约半年之后,此班便正式开台,一般在县境内演出,偶尔也到弋阳穿插演出几次。“新新班”系由艺人集资兴办,因而以“找子”(底分)分红的形式进行分配。该班持续办了将近两年,在陈坊及铅山地区有一定影响。在这一时期兴办的赣剧班社还有永平的“文明班”和港东南耕的“祥和班”。他们各自在本地区演出,形成了一个东“文”西“新”,南北争荣的局面。
以后,赣剧班社继续在铅山民间产生,影响较大者是陈坊的镇升班和新福舞台这两个班社。镇升班创立于1945年春。那时,福建省光泽县梅平班到陈坊演出。期满后,陈坊乡绅要求加演数天,但梅平班不依。为赌气,当地李元镜、芦国祥、邱元汉等人便牵头发起成立了镇升班。该班由艺人集资,请前新新班田钵仔为师傅,学戏3个月就开始演出,至1946年夏解散。镇升班解散不久,曾于1919年兴办新新班的周元和又主持组建了新福舞台。其班底由原镇升班中一部分比较好的艺人组成,同时聚集了一批上饶、弋阳、横峰、葛源以及福建等地的流散艺人。新福舞台行当齐全,阵营雄厚,活跃在铅山、上饶、弋阳、横峰、贵溪等地的农村舞台上,历时两年整。
1948年秋,新福舞台易主,由艺人邱元汉(小生)主持成立了铅陈(即铅山陈坊意)剧团。铅陈剧团是不发工资的。它们一改办班陈法,立足于陈坊,以当地弟子为基本力量,采取农忙停戏,农闲开台的农事演出两照应的办法。这种业余性质的办法既能让艺人们不误农时地耕作其田,因而较好地解决了吃饭问题,又淡化了艺人们以演戏谋生的观念。这样,对大家以赣剧的兴趣、爱好聚集一堂,志同道合,就使整个戏班显得团结而生气勃勃。由于剧团不发工资,卖票的钱就可以用于添置服装道具。如此良性循环,几年下来,铅陈剧团便做到设备基本齐全了。铅陈剧团在稳定中发展,一直办到建国以后。它的经验正是采取了农忙停戏农闲开台的业余性质的办团方法。铅山县赣剧团就是在这个剧团的基础上经过整顿、改造,于1953年正式成立的。
在此还应提到的是,随着赣剧活动在铅山地区的广泛开展,戏剧用品作坊也在铅山应运而生。这种作坊在当时叫绣花店,开在河口镇,在杨茂盛、叶隆兴和杨茂盛新号3家。据杨茂盛绣花店小老板杨长春介绍,杨茂盛老板杨三元(又名叫化),上饶杨家湖人,幼小父母双亡,12岁随乃父的朋友到浙江衢州学绣花。清光绪四年(1878),18岁的杨三元刚满师便只身来到河口,在鲁班庙旁开了一家绣花店,制作戏曲服装、褶子、椅披、桌围等应市。他经营数年后,生意大发,便在油麻滩买下两幢房子,扩大店面和作坊,使生意更加兴隆起来,以至乐平、弋阳、贵溪、横峰、广丰、上饶等地的班社都赶来购置服饰,甚至闽北地区的一些班社也成了杨茂盛的常客。1942年因抗战疏散,该店才被迫停业。叶隆兴绣花店业主是铅山新滩西坂村人叶森考。这家店于清光绪三十年(1905)在河口一堡街(85号)开业。它货源充足,品种齐全,凡服装、道具、褶子、盔头以及刀枪把子等均有出售。杨茂盛新号则系杨三元本家(外号叫做“六月六”)的。于1939年在河口一堡街开设的戏服作坊。它前后只开了3年,1942年抗战疏散时便关门停业了。河口戏曲服装店的兴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铅山地区乃至赣东北地区赣剧活动的盛况。
纵观建国前近百年来赣剧在铅山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戏班多在农村演出,被称为草台班,尽管深受农民的欢迎,但毕竟因为条件太简而使其自身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
建国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赣剧才在铅山获得健康的发展。铅山县赣剧团自1953年以来,上演过《梁祝》、《白蛇传》、《十五贯》、《红灯记》、《江姐》等传统剧目和现代戏百余出。从1953年至1985年,它的年均演出场均超过350场。剧团除在本县四乡演出外,还经常赴上饶、鹰潭、弋阳、贵溪、德兴、玉山、横峰等地演出,并有过三进福建、三进浙江的纪录。据反馈,闽北、浙西地区的观众至今还留有对铅山县赣剧团的美好记忆。特别值得追忆的是,铅山县赣剧团在继承和发扬赣剧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对赣剧音乐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可以说在赣东北信河流派中是独树一帜的。60年代初,剧团排演的《夺印》、《江姐》等现代赣剧中的一些唱段就以其优美、动听和富于现代气息的特长而被许多赣剧爱好者反复传唱。
总之,赣剧在铅山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张明正 )

责任编辑:单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