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

上饶道教文化概述

http://www.ybhgdq.com 来源: 日期:2007-3-21 17:15:00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不断感知外部世界的认识史。
宗教作为一种广义的文化来考察,它无疑是这个感知过程中产生的最富有魅力的辉煌篇章,不论是世界三大宗教,还是中国道教,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久远而深刻的影响。
道教作为中国的土生宗教,富有批判精神的文化斗士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这个根柢到底确指什么?笔者认为当不外乎思想文化而言。一位日本学者也说:“要理解中国人,无论如何要首先理解中国道教”。换一句话说,道教文化的影响,许多已潜移默化在中国人的思维意识里,刻记在大脑神经细胞中。
道教的思想渊源“杂而多端”,概括起来说,主要是由中华民族从远古就已形成的“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综合宇宙观出发,以“道”为最高信仰,在原始巫教(主要表现为通“天人之际”的筮卜之学)的基础上,沿袭春秋战国之际到秦汉的方仙道、黄老道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通过宣讲《太平经》(亦名太平清领书)和《老君道德经想尔训》(简称老子想尔注)等早期道教典籍来神化老子,并奉为教主,而于东汉末年逐渐形成的。
江浙是天师道的发源地。《广信府志•方外•仙释》称“信固多佳山水,羽士缁流,十占八九。鹫峰灵麓间,或结茅而处,或飞锡而来,类多清修梵行,超然尘表”。
由于道教的思想渊源“杂而多端”,教派也就很多,且各派之间多秘而不宣,地方志书记载甚略,要系统介绍或论述上饶道教文化的全貌,实非易事。本文仅举要概略言之。
一、信州三大道教名山历史源流
1、唐王勃的名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在江西南昌写下的,可谓概括了江浙道教文化之盛。俗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可见地灵一说,正源自道教文化。这时,作为正一派道教祖廷的信州龙虎山天师嗣号已自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传至十二代张恒。唐高宗召见,问其治国安民之道,张恒回答说:“能无为则天下治矣”。唐高宗听后十分高兴。后张恒潜回龙虎山,叹道:“我几乎落入尘世俗务中”。就在王勃赴南昌滕王阁会的前十年(665),唐高宗亲驾毫州谒老君庙,上尊号“太上玄元皇帝”。有唐一代,道教得到充分的发展,天师道以信州龙虎山为中心,大小宫观遍布江、浙两地。比王勃晚42年的著名道士吴筠游龙虎山有诗云:
道士身披鱼鬣衣,白日忽上青天飞。
龙虎山中好明月,玉殿珠楼空翠微。
与十二代天师张恒齐名的另一天师道徒叶法善,少传符箓,家世南阳,后移居浙江丽水。法善历高宗、武后、中宗三朝五十余年,数被召入禁中,曾上言高宗说:“金丹难求,徒费财物,有亏政理,请核其真伪”。高宗准其奏,烧炼黄白一事不得已而罢之。
按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建武十年(34)生于浙江西北部天目山。《广信府志》称陵“留侯(张良)九世孙也。祖名纲,父桐柏真人,母刘氏”,《天师家谱》则称父为“相泊”。今三清山北部山道傍,有一“相泊巃”题刻,下有一端坐神像,可证《天师家谱》记载不误。陵七岁读《老子》书,“既冠,身长九尺二寸,庞眉广颡(额),朱顶绿睛,隆凖方颐,目三角,美髭髯,垂手过膝,能炼形合气,辟谷少寐,于天文地理图书,讦纬之秘,咸贯通焉,从学者千余人,天目山南三十里,西北八十里,皆有讲诵之堂,临安神山观、余杭通仙观,即其地也”。后“与弟子王长、赵升游淮,入鄱阳,溯流至云锦山,炼九天神丹,丹成龙虎见,山因以名。时年60余,饵之益壮。既访西仙源,得制命五岳檄召万灵及神虎秘文于壁鲁洞,复往嵩山石室,得三皇内文,黄帝九鼎丹书、太清丹经。乃入蜀,居阳平山,感太上授以经箓之法。…旋迁鹤鸣山,汉安元年上元,感太上授以经箓印剑,二年登青城山…立二十四治,以应二十八宿,每治立仙官阴官及祭酒之曹分统之,……定三十六靖庐、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名山品秩,各置神司之。……永寿二年(156),以经箓印剑付子衡,戒之曰:‘吾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步罡、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是日以丹付长、升,分饵于云台峰,与夫人雍氏乘云上升,在人间者123岁”(《广信府志》)。自唐到元,各代均有加封。最后一个封号是“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今三清山少华福地有一题刻“伏魔上相”四字,下有神像数尊,即张天师道教神名,全称是“伏魔上相大帝”。
张衡传子鲁,鲁传子盛。世称“三张”,即指张陵、张衡、张鲁在汉中所创五斗米道,以符箓为人治病为主,驱鬼厌胜,设立道场,举行斋醮,祈福禳祸。自张盛起,迁回龙虎山,传至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1904—1969),解放前夕,辗转入台,设立嗣汉天师驻台办公处,继续进行教务活动。这是中国道教的主流和大宗,也是上饶古信州治下(今鹰潭市贵溪县内)第一世家大族。今存龙虎山天师府大门上有一付楹联可以说明张氏家族的显赫地位,其联云:
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
世称“三张”者,其二指东汉未年农民起义首领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他们以《太平经》号召信众,旨在建立政教合一的太平道政权,即所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以“五行”终始说,认为土德(黄色)当代汉而兴。起义失败后,太平道传授不明。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一样具有较浓的巫教色彩,崇尚黄色,都可归作道教符箓一派(但并不排斥丹道,而且往往是兼修的)。三国时,太平道徒于吉势力很大,被孙策所杀。但到孙权时,优遇道士,今玉山、开化、衢州、金华等地和富春江两岸,道观林立。到东晋时,江浙一带还出现了一批世奉天师道的豪门望族。一些士族以杨羲、许迈、许谧为代表,奉《上清真经》创立上清派,江苏句容茅山是其传道基地,从南朝陶弘景起,称为茅山宗。天师道经寇谦之和陆修静的改造,也划分为南北天师道。
2、葛仙山(原名云岗山)地处铅山县境东南部,是武夷山系的一条支脉,主峰海拔高1096米。唐陆鸿渐《武夷山记》:“《列仙传》笺鑑(彭祖)隐于此山,二子曰武曰夷”。武夷山脉为上饶东南境,与福建界临,这是武夷山地名由来最早的神仙传说,难以凭信。但葛玄上葛仙山修道,地方志书有记。
《广信府志》“葛玄,字孝先,其先琅琊人,生于延禧(158)四月八日,八岁失怙恃,能自卓立,十三通古今学,念世有长生不死之道,因遁迹灵岳,求异人,入天台、赤城、上虞山,遇真人左元放,授以九丹金液仙经、炼气保形之术,行持三年,化遁无方。赤乌七年八月望日,于葛仙山上升。凡修炼之地,二十二处,铅山其一也”。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十八•鹅湖山条载:“鹅湖山有葛玄冢”。县志称葛仙山属灵宝派。
道教灵宝派与上清派出现的时间大体相同,产生于东晋中叶的江南一带,以信奉《灵宝经》“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为宗旨,重视符箓科教和斋戒仪轨,注重劝善度人。相传葛玄得古《灵宝经》,在三国吴地流传。葛玄师事左元放(左慈),传郑隐,郑隐传葛洪。葛洪从孙葛巢甫等道士造作后《灵宝经》,到南朝陆修静收集、整理《灵宝经》等道书,使道教仪礼初步统一和完备,是为南天师道。故葛仙山后世称为灵宝派,盖缘此派推葛玄为宗主的缘故。到唐代,灵宝经法为上清派所融汇,后衍变为阁皂宗。阁皂山,江西清江县境内。
葛玄,世称“葛仙翁”,道书又称“太极左仙公”。南宋理宗封为“冲应孚佑真君”。元陈衡《葛仙祠记》“自其高祖来居丹阳之句容,故上饶灵鹫山,葛溪桃花台,皆仙坛所在。得非广信之境,笙鹤遗韵,独为多欤”?
葛仙山自汉至唐中叶,未见有宫观记载。唐懿宗始敕命在鹅湖山西麓建宗华观奉记葛玄。北宋英宗赐额改为玉虚观,并赐额建于南唐时天柱山巅的南华观为“鸿都”观。元祐七年(1092),乡人在葛仙山建葛仙祠。明成化五年(1469),按察使赵吾捐建飞升亭,有记。
明嘉靖前后,著名的内阁首辅费宏和夏言先后上葛仙山,都留有题记。葛仙祠屡毁屡建,至今香火不断。
3、三清山。根据《沪田王氏重修宗谱》残卷《三清宫记》所载,三清山的道统是丹鼎和符箓两派的融汇。其记云:
三清山“昔吴葛仙翁、李尚书、李仙姑炼丹登真之所。…(宋)乾道庚寅岁,远祖二十八致敬翁讳霖,揖资营建殿宇,因世乱荒芜,至明景泰丙子岁,本族永祦乐善好施,偕弟永羽、永优,同族中长者景阳等,重整基址,起建宫殿并后阁、两廊、门、牌额、饍堂、斋舍、卧房及圣像等项,一新完美”。
今存三清山石建筑全部为明景泰至弘治五十余年间所建之遗存。
需要说明三个问题:
①根据《三清宫记》可以得知三清山也为葛玄修道之所之一,因为只有葛玄可称葛仙翁(或叫太极左仙公),而非葛洪。根据有关传说,葛洪的足迹似乎也到过上饶的几座名山,但是时间不会很长。因为葛仙山和三清山在地方志书和家谱中确指为葛仙翁,则属葛玄无疑。如今的一些介绍书、刊上,往往把葛玄和葛洪混为一谈,如无信史和地下考古发掘资料为证,不宜以葛洪取代其祖叔葛玄。
②道教宗派很多,大致可分为以符箓为主和以丹鼎(又分为外丹和内丹)为主的两大派。而这两派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是相互兼修,在唐、宋帝王的扶植下,这两派又形成龙虎、茅山、阁皂三大宗,至元代北方全真道教形成后,这三大宗衍变为正一道,很长一段时期由龙虎山主领三山符箓,同时,全真道也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三清山现存石建筑是王祐聘请常山、开化龙门派全真道徒占碧云设计构思的,具有全真道内丹学派的内涵,且有些类同龙虎山一姓相传,带有家族宗教的性质,使得三清山的道教流派有些模糊不清。
③王祐,字永祦,弘治年间因避孝宗朱祐樘讳,改祐为祜,道号费隐,语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本是广大精微的意思。而“费”、“隐”在哲学上的概念,又与《易经》纠缠在一起。《易经》本是卜筮之书,自孔子后,儒家硬是将其往义理学方面拉,解经、注经成为儒道两家争夺的主要理论阵地。稍晚于王祐的明未清初大思想家和哲学家方以智,在其父方孔炤三易其稿的基础上,主编成书的《周易时论合编》,就是本于卜筮之学集易学史上象数之学的重大成果。方氏提出的一点就是“即费知隐”说。以费为现象,以隐为本体,吸收了理学派和气学派的观点。在易学和丹道上充分体现了三教圆融的特色。王祐取名费隐,又在少华福地中心飞仙台侧开凿“费隐岩”,隐于其中,充分体现了王祐在易学丹道上的意向,可谓开方以智象数易理“即费知隐”说之先河。可惜文革中《王氏宗谱》毁于火,王祐事迹不详。
二、上饶著名道教人物
道教劝善度人的方法与佛教迥异,认为“道无术不行”,在原始巫教卜筮之法和秦汉神仙方士方术的基础上,发展了道教方术(也称法术)。
宋代,往来于今上饶、武夷、龙虎、金华等地的著名道士白玉蟾称法术是“风符雨印、龙兵虎骑,济生度死,通真达灵,此所谓法。 蜂化鸽,诱蚁呼龟,飞剑斩星,投简挠龙,此所谓术”。元未编集的《道法会元》也称“道乃法之体,法乃道之用”。故道教从不提倡佛教那种“舍身饲虎”或希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式的普度众生方法,而极力主张“贵生”、“养生”、“保生”,入山驱虎,下海斩蛟,故世多奇术异能之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科学和方术,在早期是不分的。道家哲学由于强调自然界,在适当的时候就必然要从单纯的观察转移到实验上来”,炼丹术、医学和药物学的开端都是道家思想和巫术合流而形成道教以后产生的。
道教方术一般可区分为两类:
一类是道士自身的修炼法,如:守一、内视、吐纳、引导、辟谷、房中、黄白、金丹、服食、内丹等。
一类是济世度人的活动,如符、咒、灵图、降妖、摄魂等。
对于道教方术的认识,科学与迷信相杂,历来褒贬不一,至今也还难以定论。上饶作为龙虎符箓派的发源地,掌握道教方术的著名道士不在少数,本文仅方志所录,择要介绍如下,读者当具慧眼,自我鉴别。
除前述武夷君和葛玄外,见于方志和谱志的著名道教人物,主要有:
[汉]
刘根,字君安,汉成帝时人,遇太乙玉女,传张侯魏三使者之文,藏于壁鲁洞中。铭曰:“天乙北祚神虎书,太乙紫文玉章符,北魁元范在龙虎,得者当寻西壁鲁”。后张道陵称于西仙源“得神虎秘文于壁鲁洞”,当指此。
王长,赵升,张道陵高足弟子,同升于太乙天中。宋林灵素自言于岳阳酒肆遇升,道法皆其所授。
王遥,在波阳县马蹄山修道,晋元康二年飞升。波阳灵宝派尊为始祖。
吴丹,在余干县李梅岭修道,南朝左燮慕其名,徙居吴凤岗,时人为他作道院,称清溪观。余干灵宝派奉吴丹为祖师。
[晋]
吴猛,余干人,周太王泰伯五十世孙,字世灵,性至孝,夏月不驱蚊,恐其去而噬亲人。师南海太守鲍靓,又以道术悉授许逊。后许逊从豫章西山飞升,后世称为许真君,成为宋元时期从符箓派产生出来的神霄、清微、净明新符箓道派中净明宗的始祖。据传说吴猛尝携逊同谒女贞谌母,告之曰:“君,玉皇元谱(中),君为元都御史,而逊为高命大使,总领仙籍,品级悬矣”。吴猛“自是常处逊之下,逊也失不师贽礼”。宋封猛“神烈真人”。(见于《吴氏家谱》)
[唐]
胡氏二女,避乱居弋阳胡村。长誓不嫁,夏日父灌田,二女持壶浆往饮之,谓曰,当以壶水相助。父哂之,二女以壶取水灌田,田水皆满,父警异。后不知去向。胡村有东西二潭,常有云气,相传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入建国醮,伏章飞神入天关,见二女自称家世,告以地址,愿寄书报父母“我今为水仙矣”。天师因赠其父简二为仙师,赐长女曰靖正,次女曰靖真,封东西两潭元君,庙祠祈雨不绝。
[宋]
夏日葵,号云岩,饶城谷神观道士,云游四方,遇异人授以方术之书。郡守林公祷于社稷坛,期以三日得雨,果验。
吕生,隐于丐,居广丰,多异术。死后二年,乡人在汴梁,又遇吕生,众疑,发其冢,见当年裹尸破席化为画,酷肖吕生,其草履化双鹤飞去。画藏真隐观,郡守金铣作图记之,并建来鹤亭于墓。
占大顺,字德常,太霞宫道士。刘正夫微时,占尝为其先卜兆曰“十八年后,子孙当居宰辅”。及验,刘为上言之。正和七年,诏赴阙授冲虚法师。重和元年(1118),请还山,诏知铅山鸿都观。
又有:徐仙姑、王道坚、祝永祐、留用光、张元英、刘中宫、王真人、郑仙姑、吴福佑、陈生等,并载府志•仙释中,或显于朝,或显于江浙各地,从略不赘。
[元]
张留孙,贵溪人,少为龙虎山道士,有相者曰:“此人神仙宰相也”。始祖时从36代天师宗演入朝,位至开府。授元教宗师,留侍阙下。徒吴全节,亦偕特进。
李宗老(一作果老),字周卿,“其温如春,其直如弦,终日缄默,发语中理”。御使中丞崔  见而叹曰:“使朝廷皆得若人,何事不理耶”?
又有金志杨、赵宜真、汪道一、李仲治、柴仙姑、徐道人等,事迹大同小异,从略。
[明]
张落魄,嘉靖八年,至玉山,寄居黄谷山观中。一日以指画壁,若有所示。后数日大水,浸如所画处。
高渊然,府城祥符宫道士,能呼召风雷,朱元璋召见,入对便殿。永乐中,从驾至北京,仁宗嗣位,赐号“冲虚至道元妙无为光范演教庄静普济长青真人”十八字叠加,超前绝后。正一真人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之术,渊然所授也。
邵元节,南昌藩王宸濠召,不赴,放浪江湖。嘉靖三年,徵入京祈雨有验,封真人。
[清]
黄子颠,康熙间自武夷入铅,工吟咏,书法透逸,有米颠风,每售得金,市人悉取,绝不介意。
舒怀德,德兴人,冬夏一单衣,善指画,能撕五色纸为人物,尽态极妍。嘉庆中,有建火醮者台而施食,舒曰台必倾。已而果然,人问其故,舒曰:“玉皇经未焚也”。讯问之,果如其言。或赤身卧霜雪,不知所终。
三、上饶道士戏、音乐、舞蹈、美术和建筑
1、《广信府志》卷二•风俗载:“宋南渡(后),人文蔚起,舟车辐辏甲南国,自元迄明,风景不殊,惟岁及秋,竟赛神佞佛,士女填咽,酣歌恒舞,侈费不赀”。明玉山樟村《三社增修记》称:“松柏有灵,夏殷为社,梨园崛起,世俗相沿,由来久矣”。
解放后称为赣剧的弋阳腔就是源于盛行于弋阳、玉山一带的道士戏。而道士戏的前身就是原始巫教“通天人之际”带有念咒和歌舞相结合的祭祀仪礼活动。相传黄帝时的伶伦、尧时的质、舜时的夔、禹时的皋陶等,都是兼政教于一身的大巫“三皇五帝”的乐官。
本来,道教的祭祀迎神斋醮仪式和方术,“是道教徒在宗教教义思想支配下的宗教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非道教界人士的目光看来,道教仪式就如同一场‘演出’。道士们穿着金丝银线的绣花道袍,吟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集体演出一场场科仪,犹如一出出折子戏”(《中国道教》•上海知识出版社)。自唐宋至明清,上饶境内各种戏嬉亭和戏舞台,遍布于城乡“社、庙、堂、祠、馆”中,是前后继起的道士班和戏班共同活动的重要场所。
据玉山博物馆原副馆长张国清考证,今“保留的《三清茶歌》、《鼓岭茶歌》、《龙船调》、《算命曲》、《田府乐》、《往天乐》等民间歌谣的内容上看,不少与‘神’、‘社’、土地公等戏曲起源的旧习俗有关”。而“士庶演唱道教神曲成为一种精神生活和荣誉”。“受道教音乐影响而产生的各类‘道情’和曲调多如繁星”,为“赣剧音乐的完善奠定了艺术基础和发展方向”。
今婺源保存的“傩舞”,则是玉山道士戏的源头之一,带有更早原始巫舞的风格。《论语•乡党》就有“乡人傩”记载。舞者头戴假面。手持干戚等兵器,主要表现驱鬼捉鬼的内容。后才逐渐向娱乐方向转化发展。
以道教内容为主的绘画和书法艺术名作,在全市各博物馆中多有收藏,不一一尽述。
2、道教建筑,基本与儒家殿堂和佛教寺庙大同小异。上饶保存至今的著名宫观已为数很少。值得一提的是现存明代三清山道教宫观石构建筑,与自然环境结合得如此之妙,令国内许多著名学者叹为观止。笔者十多年前,曾伴同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先生上山,罗老更是赞不绝口,对笔者说,他要为争取三清山申报国际遗产而努力。在罗老和省文化厅老专家陈新民先生的鼓励下,笔者曾在《江西文物》(90版)和《中国道教》(94版)等书刊中发表过关于三清山道教宫观系按《易经》八卦形制构建的文章,并引朱熹注解文王八卦图说:“帝出乎震,震东方也……此亦自然之理也”(市博物《六经图说》碑)一段文字,说明三清山的“雷神庙、天一水池、龙虎殿、涵星池、王祐墓、詹碧云墓、演教殿、飞仙台八大建筑围绕着中间丹井和丹炉,周边按八卦方位一一对应排列”,指出在国内保存至今的建筑布局形制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曾被省内外的许多学者所引用,实为流毒非浅。因为以上观点不准确,实际上只说明了一半。比如:三清宫就被排除在外了,明显是一个错误。再又,若按北“天一水池”和南“雷神庙”的南北正中轴线划分八卦方位,以上各建筑都偏离了很多。
原因何在?就在于三清宫的坐山立向偏移了28°左右。而这一偏移却是解开三清山八卦之迷的全部奥秘所在,以此偏移的中轴线为准,则北对西华台,南对玉皇顶,划分四至四偶八卦方位,引进玄空风水理论,除涵星池外的七大人工建筑的座山立向也要随之偏移28°,便一一吻合八卦方位了。本文限于篇幅,不作详论,只是提请引用者和读者注意,三清山道教文化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尚需有志者进一步挖掘。
四、道教文化的影响
道教文化的涵盖面很广,诸如哲学、文学、戏曲、音乐、歌舞、美术、医学、建筑乃至饮食、节日、服饰和装饰等等,到处都渗透着道教文化的影响。与当今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则莫过于福禄长寿、吉祥如意等等一类的思想意识和语言习俗以及各式各样的美术装饰物了。
比如,祝寿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往往中间还带仙鹤图;结婚和乔迁新房都要选黄道吉日;上大学或做官,称跃龙门;丧葬不说死,而叫“仙逝”;择坟地要找风水;而在各地的建筑装饰乃至今天的新艺术作品中,都少不了以日、月、星、云寄寓高洁和光明;以山、水、岩石等象征刚强和永固;以扇、鱼、水仙、蝙蝠、鹿等象征物分寓善、裕、仙、福、禄等;以莺、松柏、灵芝、龟鹤、竹、狮、麒麟、龙凤等象征朋友、长生、君子、辟邪、祥瑞;道教八宝和“八仙过海”等故事,更是充斥在城乡的房梁和窗户门扇上。成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装饰物。而保存至今的各地东岳庙、土地神社、文昌庙、城隍庙、妈祖庙、关帝庙、天妃庙等等,更是中国老百姓心头久而有之至今仍抹之不去的神道崇拜偶像。 (黄上祈 )

责任编辑:单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