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

赣剧饶河调与信河调的形成及其创新

http://www.ybhgdq.com 来源: 日期:2007-3-21 17:13:00

            赣剧音乐,包括“高、昆、弹”三腔,其弹腔于清光绪初年(1876前后)基本形成。它以皮黄为基础,博采南词、北词、老拨子、秦腔、梆子、浦江、浙调等诸多声腔,与赣东北的方言乡音熔铸一炉,使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流行于饶河流域的班社称“饶河班”,活跃于信河一带的称之“信河班”,又称“广信班”。饶河调与信河调各呈异彩,是在共同的赣东北区域文化圈内,又分别受所依存的饶河文化和信河文化影响,在漫长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饶河调流行的区域,包括乐平、鄱阳、万年、余干、德兴、浮梁、景德镇等地。自唐代以来直至20世纪,这些县境大体同属一个政区,先后为饶州,饶州路、饶州府、江西省第五行政区和浮梁专区等治。政区长期稳定,促进了辖区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相互吸收,使之逐渐形成饶河区域文化的共性。这带地方,春秋时为楚国东南境,其间虽曾一度属吴、属越,但后复属楚。因而,楚文化对饶河文化的影响是有漫长历史渊源的。饶河流域地处鄱阳湖滨,可与长江相连,与楚文化中心地带沿江相通。古代水上交通线是整个交通网络的大动脉,这就促进了楚、饶两地文化的相互辐射。赣剧“西皮”来源于汉调,后经不断渗透饶河的方言乡音而成。饶河班“皮、黄”二腔合流,也是仿效汉剧的创举,使赣剧弹腔最后定型。一种文化色彩区域的分布,必然形成多层次结构,从楚文化区域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所发挥的影响作用鉴认,是一个大范围的色彩区,饶河文化只是区内一个次层的色彩片,二者的互动作用不是对等的。楚文化的普遍特征是饶河文化的某种共性;饶河文化的典型风格,只是楚文化的一个具体特点。所以,饶河文化既有本地文化个性和赣东北文化共性,又有一定程度的楚文化色彩。初期的赣剧在饶河流域流传过程中,不断受当地文化的薰陶,就逐渐形成了“饶河调”。
信河调流行区域,包括上饶、贵溪、玉山、铅山、弋阳、横峰、广丰等地。自唐代以来,这块地方先后均隶属信州、信州路、广信府、江西省第六行政区和上饶专区等治。以政治为枢纽,区内交往密切,逐渐形成了信河区域文化的共性。这方土,春秋时原属越,后吴灭越,最后楚并吴。由于楚文化的中心远离信河,因而在信河流域辐射能量小,未形成文化气候。吴、越地属一方土,植被相似、风情相近、语言相通,故统称“吴文化”区域。信河流域与吴文化南端地带接壤,自古就有辕道与吴都邑相接,近代又有浙赣铁路与江浙相通,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吴、信两地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吴文化对信河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并不因政权的改变而变迁。赣剧的南北词、浙调等“水路戏”腔调,最早就是信河派的紫云班从金华、杭州、龙游等地带入赣东北的,赣剧信河调也于同期流入浙西一带。吴文化历史悠久,影响面广,是一个大范围的色彩区,信河文化只是该色彩区边缘一个次层色彩片。吴文化的普遍特征,是信河文化的某种共性;信河文化的典型风格,又成为吴文化的一个具体特点。所以,信河文化除了具有本地文化个性和赣东北文化共性外,还有一定程度的吴文化色彩。初期的赣剧在信河流域传承过程中,不断吸收当地文化养料,就逐渐形成了“信河调”。
饶河调与信河调的统一方面是先决的,因为它们都是赣剧,都根植于赣东北文化土壤;它们的差异是在不同的生存条件下后生的。因饶河调流行的中心地点是乐平,而乐平又是后期弋阳腔(又称“乐平腔”)的活动地带,故受高腔影响较深,使其唱腔具有浓郁的古朴、粗犷、刚劲风格;信河调因活动于江南九省通衢的毗邻地带,与江浙等地外来剧种交流甚多,故其唱腔较多体现了时兴、秀丽、柔婉的风格。
综上述,赣剧饶河调与信河调的文化特点,体现在“共性相同,个性相异,色彩各有偏重”这些方面。现比较如下:
艺术流派    文化共性    音乐个性    色彩倾向
饶河调    赣东北文化    饶河乡音    楚文化彩色
信河调    赣东北文化    信河乡音    吴文化彩色
至今,在上饶市与景德镇市交界的婺源县内,尚存一块宋代树立的刻有“吴楚分源”四个字的界碑,可作饶、信两地文化色彩倾向的历史侧证。

赣剧音乐是赣东北地区宝贵的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对它的创新问题,我的思想观点是:与时俱进,承传创新;艺术观点是:艺术源于生活,声乐源于语言。这就是艺术创新的思维依据。
先谈“与时俱进”。中国民族音乐发展至今,从西安半坡村出土的陶埙可得知,至少有七千年历史,中国戏曲从南戏发展至今也经历了九百年,赣剧从弋阳腔有剧目时期算起,至今也有四百六十多年。其实,任何一种艺术发展都是“与时俱进”的结果。只是限于历史阶段的诸多因素,那时承传创新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因为我们祖先的生活节奏和语言进步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今天的交通空前发达,人际交往错综繁叠,媒体信息更是一种瞬间跨越时空的飞速,这就必然促进人们生活节奏、方式和语言的快速变迁。这种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又必然促进人们思维方式、审美标准和欣赏习惯的改变。任何一种艺术实践都包括“创作、展演、欣赏”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艺术实践都不能成立。如果我们的艺术创作和展演的创新,跟不上人们思维方式、审美标准和欣赏习惯的改变,就可能失去“艺术欣赏”这个环节,那艺术实践就不存在了。没有了艺术实践,艺术的承传就有断层中止的危险。
再谈“承传创新”。“承传”是继承传统,“创新”是创造新貌。这种辨证关系如何处理呢?打个比方吧,传统的赣剧就像旧时的一件男式对襟便装,现在除了一些老年人穿着练太极拳外,很少有人愿穿,也很少有人爱看,所以必须创新。如何创新呢?如果是这样一条思路:首先觉得衣服太长,要剪成齐腰那样短;又觉得袖口太大,改成锁口小袖;还觉得布扣子太麻烦,不如用拉练方便;又觉得领口小了受拘束,改成大翻领才宽松;更觉得衣摆大了碍事,索性收收腰。这确实是很“出新”了,但只保留了原有的布料,把中式便服改成了茄克衫。我的意思很明白,赣剧毕竟是赣剧,不要只保留赣剧的音乐素材,而按现代歌剧模式去重新组装,为现代戏配曲时,特别要防止进入这个误区。其二,饶河调与信河调,好比同一种式样的两件不同色彩服装,黄的就是黄的,蓝的就是蓝的,不能像美术师那样把黄色和蓝色渗和起来,使两件衣服都变成绿色的。那不是创新,而是“混二而一”。京剧在20世纪上半叶形成的著名流派,如,梅派(梅兰芳)、马派(马连良)、麒派(周信芳)、程派(程砚秋)等,至今仍各有传人,仍在承传各派的艺术风格。可是,我们赣剧从20世纪六十年代大演现代戏的那个年代起,有些专业剧团就忽视了饶河调与信河调的不同艺术风格。幸好在各县的农村业余赣剧团,仍然是饶、信分明,各见所长。
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笔者在上饶、余干、万年等市县文化馆的支持下,又采录了一些饶、信两地业余串堂班的赣剧唱段,发现与半个世纪前的录音有些不相同了。首先是演唱速度的普遍加快,其次是唱腔中的许多字音都改用了“饶河普通话”和“信河普通话”,再次是有些词语也规范了,确实是离普通话越来越近。我认为,赣剧的这些衍变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必然规律。这与当代人们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以及全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话的推广和电视的普及密切相关。唱腔中变化不大的是旋律的“乐汇”,仍体现了饶、信两派的风格特点。这种特点是由于各自音乐构成的因素不同所造成的,而这些音乐构成的因素又是来源于饶、信的语言特色。
因此,对赣剧饶河调与信河调的创新,既不能重新组装,也不能“混二而一”,而是首先必须深入体验当代饶、信人民的社会生活,熟悉当代的方言,再以饶、信两派的传统音乐素材为基础,认真进行既符合各自流派艺术发展规律而又适应当代人们审美心理特征的创新,才是赣剧音乐承传创新的宽广正道。(杨长雄 )

责任编辑:单飞

相关文章